考浙大在职研必看!除了学历,这3项材料没准备好直接被拒

2025-11-20 08:58:02 来源: 在职研究生招生网

要是个人的最终目的是考取浙江大学的在职研的话,除了学历要满足基本的要求外,那么材料的方面没过审也是白搭的,为了不让自己出现这种错误,跟着小编看一下材料的要求究竟是咋定的吧!

image.png

学历达标是基础,但要是推荐信、工作业绩材料、研究计划这3项没准备好,大概率直接被拒

就先介绍一下推荐信吧,从招生简章的设定中,可以看出,该项目明确要求2封副教授及以上的推荐信,关键是推荐人得真的了解你。有个考生找了院士写推荐,结果内容就两句话“该生表现优秀,推荐报考”,初审直接没过。

咋样去做才能更靠谱呢,无非就是说,先找和你有交集的老师,比如本科/硕士导师、合作过的行业专家,哪怕职称不是顶尖,只要能写出具体细节就管用。比如,可以写“该生曾负责XX项目的技术研发,在遇到XX难题时,通过XX方法解决,体现出较强的实践能力”,这种有案例的推荐信,比空泛的“优秀”管用10倍。

image.png

注意啊,推荐信是有模版的,所以得用浙大给的模板,手写签名,别用打印稿

工作材料也是要提供的,不是与大家所说的在职证明就行的,浙大在职研侧重“实践能力+成果”,材料得能看出你在行业里的积累。不少人只交了单位盖章的工作证明,写着“2019年至今在XX公司任职”,没提做过啥、做成啥,这种材料等于没交。

所需提供的无非就那么几样,一是核心项目经历,挑2-3个你牵头或主力参与的项目,写清楚项目目标、你的角色、用了啥方法、最终成果(最好带数据,比如“负责的XX项目,帮公司节省成本XX万”“主导的技术改进,效率提升XX%”);二是行业相关的成果,比如获奖证书、专利、发表的文章(不用多,1-2个实打实的就行);三是岗位晋升、业绩考核证明,能体现你在单位的认可度。

最终的话就是个人的研究计划,别写得像“泛泛而谈的读后感”。在职研的研究计划,得贴合你报考的专业方向,还得和你的工作经验挂钩。有考生写“研究人工智能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”,既没说清具体研究哪个细分问题(比如“中小企业AI客服的落地难点”),也没提自己工作中有没有相关积累,自然通不过。

上一篇:免联考在职研究生有用吗?国内认不认?

下一篇:已是最后一篇